時間過的真快,眼睛一眨.終於也輪到自己滿 40 歲了.由這個時間點來回顧人生.想想真是五味雜陳.
25歲開始到 30 出頭歲的時候,由於完全不懂的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所以過了許多年痛苦而不健康的生活.其原因包括累積在體內的內傷,腳踝嚴重的扭傷,大魚大肉的飲食,以及暴躁易怒的個性.30出頭那段在痛苦中打轉的日子還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而不知算有幸還是不幸,雖然那不健康的十年人生是在原地打轉,不過也因面臨健康的問題,讓我比一般人提早去思考如何找回自己健康平凡的生活.回想往日老是被親戚朋友恥笑,現在看起來那些都雲淡風輕.至少到了這個年紀往日那一堆身強力壯的親友們都老化到無法想像,看到我現在身體的壯況應該是笑不出來了.而也還好自己一路的選擇都有貴人相助.在大學時擔任班代帶著同學去參加強棒出擊被一個瘦瘦的陳氏太極拳的傳人摔了個四腳朝天.對太極拳在此留下印像.然後是到永福橋下公園想學太極拳(現在當然懂那個叫公園派太極拳,看完現在學的三段套拳後才發現只有倒攆猴沒有進攆猴這種招式,也忘了以前進攆猴是在那一套太極拳裏面學到的了.)治打籃球所受的腰傷卻誤打誤撞的學到瑜珈治好了腰傷.
接著是高雄小姑姑帶著我到郭水木老師那裏拔罐,看到前胸後背都拔出拳頭大小的黑砂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胸口內傷嚴重(當然也是打籃球碰撞下傷到的).然而三天兩頭的頭痛總是讓我覺得身體的問題還是不少.幸運的在同事謝鳳珍的介紹下接觸到大毘盧遮那禪林調食,調身,調心的方法.經過一次禪七的洗鍊,身體總算回到比較正常的狀態.但頭痛的狀況仍然會不定期發生,只是不會那麼頻繁了.大約由兩三天一次變為一週至兩週一次了.而後不斷的研究如何調食,讀過許多本如何調整飲食的書.也發現原來人家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問題是在飲食習慣難移.一堆所謂的遺傳性疾病(包括個性)其實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遺傳.套句簡單的英語,"What's input, what's output.".也就是老爸吃什麼,你吃了個二三十年大概也吃什麼.所以老爸得什麼病,你時間到了也會得差不多的病.現今的我飲食習慣與往日差了十萬八千里.也因此個性變得不像是從我自己那個家庭出來的. 不過營養這事實在太複雜了,我其實也還做不好.所以還得感謝小姑姑介紹的賜多利奶粉.
而在尋找頭痛原因的過程因陳湘琦(老婆的姐姐)的介紹而拜讀了王唯工博士的"氣的樂章",接著前往郭育誠博士的"漢醫苑"那裏尋求治療,而在這個過程中因而學得兩件極珍貴的知識,一是頭痛的原因來自於往日內傷,這讓我養成了平日沒事就按摩頭的習慣.二是太極拳是很值得學的養身之術,只是得找對老師.
而由於不知何處找到好的太極拳老師,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沒有運動仍然是不行的.於是開始一段騎腳踏車上班的生活.後來因為實在太討厭狗了.加上空氣污染及家人擔心安全問題.後來也就漸漸沒再騎腳踏車了.斷斷續續的瑜珈和打坐也讓我撐了一段時間.恰巧在德政和殿川的介紹下遇到了邱重欽老師,終於讓我見識到真正的太極拳.這期間還遇到了一件比較大的事,就是太過對自己的體能有信心而傷及腰部(整個腰傷到變 S 形),還好正宏介紹我到楊梅一家永耀國術館去蹻正了,要不現在可能變祕雕.
而中間一度熱心的參加籃球活動讓我上半身硬掉(為了練彈跳腰再度受傷變 S 形,為此又跑去楊梅火車站那蹻了一次),身體循環又回到往日那種易疲勞反應又慢的體質去了.這下子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太極拳才能真正讓我停留在年輕的體質中.痛定思痛下決定去涵化小築看看自己會不會被操到死.不過經過前三個月抖的厲害的生活後.才深深體會到老師說的"不酸,不抖,不化".我想在運動上應該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了.想來這一路接引我進入太極拳內涵的還是要最感謝邱老師了.若不是他喫而不捨,強逼軟勸的鼓勵我.我想我大概也不會懂什麼叫真正的"填胯起步".怪的是以往有時想偷懶時剛好就會在 msn 被邱老師逮到後關心個兩下,想說不練有點對不起老師了.就硬著頭皮給練下去.沒想到這麼一練後身體材質變化的很快.於是更有心下去練更多.不過涵化小築要求的基本功加三段拳(中間當然有休息)再來個雲手三百下實在太累了.真不是有心要偷懶.眼前以能做到又不妨害隔日上班為原則.
今年最開心的事是老婆開口要我休假回去時開始教她們母女練太極拳.因為身體火速的年輕化枕邊人是看的最清楚的了.而女兒前陣子失足撞到頭也讓我在德國擔心了好久.這點練習太極拳後是最有幫助了. 而頭痛這事拳練到今日幾乎很少碰到了.有也僅覺得頭漲漲的.不太有機會再痛了.
年過 40 回頭一想自己能過現在這種平凡簡單的生活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謹在這個時刻謝謝每個在我生命中幫助過我的貴人.也願將來能有機會能去幫助其它需要我幫忙的人.
2 則留言:
很欽佩你練功的投入與用心‧恭喜你有那麼大的進步‧明天初一祝平安順利!我常到此關心你的進度‧
謝謝啦!還好一路上有你這個拳伴,沒事也會來刺激我們一下.^_^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