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9日 星期六

抽筋拔骨

猶記前陣子返台至龍潭練拳時,聽到歐師在形容人家道家修鍊對了最後會"脫胎換骨",而歐師說練我們這門太極拳可以形容的更誇張點,叫"抽筋拔骨".其意思是把舊的筋骨抽出來換一組新的給你.那時聽了僅留在腦海中.並沒十分深刻的體認.

而回德國後生活正常化了,至今持續了一個月天天不間斷的基本功,感受到那種累積的酸感實在十分的強烈.像馬步好了.本來可以站個三分鐘的,現到一分半鐘強烈的酸感就出來了.就別說想再加到四分鐘.而摟膝拗步也是無敵倒退嚕,本來可以站個二分鐘的,現一分鐘多一點就酸到站不下去.而大腿肌肉更是只要稍比劃個兩三個動作酸感就強烈的湧現.此時心中竟然也會湧現出"累"的念頭,無怪乎文愷師兄曾說天天只練基本功的話陣亡的比例是百分之九十九.看來每日的平均練習量要向下降一點,免得自己陣亡了.

令我吃驚的是,最近起床幾乎天天有不一樣的感受,前陣子是胸部的肋骨有酸感.這幾天則是每天起床背後的脊椎都會十分的酸,但這些酸感在一起床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時就讓我想到歐師說的"抽筋拔骨",我想我現在應該正在換一組新的脊椎骨罷?看來是愈酸的話材質轉換的愈快.

這段勤練基本功的日子可能也是時間到了,自己的材質能負擔起往日完全不可能天天做到的進度.因此有很多過去無法理解的動作現在比較能理解了.新的一年裏希望把整組骨頭都換新的罷!哈哈.那就太開心了.

29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三太子快上身了說,厲害厲害!!

PrinceLin 提到...

三太子用蓮藕換骨咧! ^_^

Randall 提到...

我才剛學, 不過天天練一點, 的確 怪感覺會來得比較快, 去年牙齒才開過刀, 本來到年底好了些, 最近女兒寒假不用接上下學, 作息又開始混亂, 沒兩下牙齒又痛了起來.

最近可能不敢加到一天兩次了, 我看還是一天一次做確實先. 學功夫還是不能太急, 沒日積月累的功夫, 怕難成材. 太早陣亡就太丟臉了...

PrinceLin 提到...

套一句我們練了五年練到把骨刺磨掉,把司機給辭掉(以前他體能太差,無法自己開車,今年五十五了罷.)的陳董說的一句話.

自古練太極拳一年沒退縮的拾得其一,五年以上的百不得一.所以還是要以找到生活的平衡點為主.跟你找魚缸的平衡點一樣.
一下換太多水魚也會吃不消的! ^_^

匿名 提到...

董仔已逾花甲之年,然猶如五十許耳 ^^

PrinceLin 提到...

了解, 最近還是先維持每天20分鐘左右, 把動作做確實比較重要.

不過像你說的比例問題, 在命理上看來, 的確也是如此, 人的想法一直隨著天體的運行在轉變, 維持不容易. 除非是入手期間的長運或命格本來就適合. 看來我應該至少可以再學9年.

不小心把站長的意見拒絶了.怎 google 沒回復的功能.

Randall 提到...

(昨晚打了一段好像沒登成功.)

昨天逛到一個網站"香港太極學院"(好像也是楊氏太極的), 裡面講到練鬆的目地, 一是減少肌肉用力, 以骨骼運動才能讓骨骼成長吸收養份, 二是在運動骨骼的過程,緞練出骨骼之間的細微肌肉, 才能讓整個身體運轉更順更精準.

練太極的基礎是練骨骼與骨間細微肌肉的成長, 所以非常難看到技擊的成分, 不過身體的成長如果逐漸練成, 技擊之功自然也隨之而來. 所謂抽筋拔骨, 應該是練功累積的能量夠了, 身體會再一次成長. 所謂成長的痛, 印象中高中長特別快時, 身體也是到處酸痛.

這樣應該可以驗證重心在腳根的必要,以骨為支撐才能放鬆肌肉, 疊胯應該也是如此吧. 不過疊胯難太多了, 身體骨骼還不能到位前, 還是得用肌肉的力量.

PrinceLin 提到...

站長太強了!這麼深入的講解得讀很多資料.實在是我該多多學習的地方.呵呵!

Randall 提到...

呵呵呵.... 昨晚為了看那個網站攪到兩三點才洗澡睡覺. 強烈建議你也去逛逛..... 難得看到有網路文章, 內容跟我目前學的可以貫通. 我現在是看的比練的還要多很多, 慚愧慚愧, 不過說實話, 看到這個理論, 做基本功的心態就完全不同了.

網路找文章起因是shown 講到只練基本功 99%會陣亡的事, 我想加上有這個觀念就不會了.

我最近還打算挪移練功時間, 除了一天一次20分, 可能餐前或餐後一兩個鐘頭也 蹲個馬 鬆個肩. 我想這也是歐老師書裡講到太極四要其二的原因, 充份的營養,足夠的休息. 這樣練功後續才能充分吸收營養, 發展骨骼.

這些想法是自己拼湊出來的, 不曉得正不正確 ? 不一定狀況是因人而異, 如果身體堆積沒完全分解的營養太多, 不用多吃, 只要多休息, 練功自然可以越來越瘦 ?

PrinceLin 提到...

看完那個香港太極學院的文章.深感認同.

裏面有一段提到真正的發勁接觸點很輕,但卻是勢不可擋的.歐師的按就是這個味道,我被他按的感覺就是只看到他手按過來,壓根子沒感覺到他手有碰到我的手,突然間一股巨力瞬間就傳到了我的兩胯,然後我就彈的老遠出去了.我想香港學院這老師他們可能遠不知道台灣還有一些這樣厲害的"真太極"老前輩在這裏罷.(據我了解,歐師還有些師兄弟跟歐師幾乎是不分上下,甚至還有過之無不及的),不過有這種功夫的人世上不多的.恐怕也就眼前看到知道的這些了.其它表演性質的那就很多了.

總之你是學到真太極了.不過學到真太極的人反而是少數中的少數.所以珍惜這種難得的緣份了. ^_^

PrinceLin 提到...

忘了講.Shwan 和文愷師兄兩個不是同一個人,功夫差別也還蠻大的. Shwan 看到可別見怪了. ^_^

匿名 提到...

不怪不怪 ,功夫是自己的,可不是靠別人說嘴的 ^^。你們說的那個那個是一位鐘文淵老師,也是台灣人,在台南,有出過一本"縱橫太極",確如老闆所說,看過之後會與我們所學有很多共嗚之處,有一段在說太極劍的選擇,也與我們的說法極為相似。我想老門派的傳承都比較類似吧。他那個好像是叫"自在門太極拳"。練的也是108式,但也號稱加入一些佛法的改良,所以可能與我們練的也略有不同。

匿名 提到...

不過我還是建議觀念參考就好,因為他的一些說法還是與我們所練的有相悖之處。

Randall 提到...

雖然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是距離越來越遙遠, 不過事實上, 也因為國共內戰, 很多有能力的人都跑到台灣來, 所以台灣是華人世界裡, 保存中國文化最多最完整的國家.

我想太極拳的世界是如此, 另外我從去年開始接觸的命理也是如此, 現今香港中國命理界的程度也都是要靠台灣才能發展進步. 所謂中國文化神奇的東西, 還是台灣高手最多.

智明, 如果有機會先幫我了解一些軟體的事, 回台我們再聊, 我的需求大致有二, 一是可以用幾十年的軟硬體系統, 不見得要軟體永久, 像你們公司不是專做工業電腦, 看有沒有可靠度特別高的PC產品也可以, 另外, 就是未來PDA上的軟體發展, 目前VB可以寫軟體在PDA跑嗎 ?

Randall 提到...

抱歉前回把Shwan兄的名字打錯, 如果那派還加入所謂的佛法, 我想是畫蛇添足了.

陰陽太極之說是宇宙運行的道理, 可通萬物巨細彌遺, 宇宙的規格絕對在宗教之上, 可以涵蓋之. 下次等智明回台可以一起來找我, 我們再好好聊聊.

Randall 提到...

剛才吃完飯約一個鐘想來練看看新觀念, 這次紮馬樁心思完全放在盡量填胯張膝, 想找疊胯的感覺, 結果時間居然進步到一分半, 原本我都是三四十秒就不行了, 不過很懷疑自己姿勢正不正確.

你甚麼時候會回台 ? 最近一個人在家練會比較怕, 畢竟還是生手, 而上課時老師也沒辦法照顧太多.

PrinceLin 提到...

我 3 月下旬會回台,到時再去找你.至於馬步一開始以不受傷為原則.只要沒膝蓋沒刺痛感,一點點的差異慢慢再補回來無妨.這跟我練雲手練 9700 下到最後三百下才懂得胯沒填好一樣.所以有練就有差.

PrinceLin 提到...

有沒有可靠度特別高的PC產品也可以-->
這適合私下再聊,是指電腦嗎?我會問問我們資訊處的同仁.

Shwan 也是做資訊的,或許他也可以提供有效果的資訊.

另外, 就是未來PDA上的軟體發展, 目前VB可以寫軟體在PDA跑嗎 ?
-->可以,這問過我們內部的軟體工程師,他自己有親自做過.那個人叫大軍,就跟你同樣在林毅蓮老師這個班學拳的.

Randall 提到...

謝謝,

另外一事請教, 我蹲馬是用地磚量距離(兩腳掌間約78cm), 試了兩天疊胯的感覺找不太到, 今天嘗試縮短了2cm(76cm), 只差2cm感覺就差非常多, 好像比較可以疊上... 這樣說來, 76cm是不是才算是正確位置 ?

PrinceLin 提到...

這應該就是你目前能做到的最大步寬了.以能疊上去為原則.

Unknown 提到...

這陣子來看智明練得很有心得,我還是第一次在這留言呢。以前和智明同時學習太極拳的,可惜最後也放棄了;最近身體搞得很差,咳嗽久久不癒,才真正再度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而時間不容易撥出的情況下,蹲馬步是最簡單的方式了,蹲馬步容易,但持之以恆才是最大的考驗,我目前蹲馬步最大動力不是要健康,而是怕病痛,所以上來吸收一下大家的熱情囉。
p.s.可否貼些照片 讓此部落格更加生動
William 2008.03.07

PrinceLin 提到...

若要持之以恆就誠如歐師所說的"法,才,地,侶"缺一不可.缺了就要很大的毅力才能持之以恆.至於你的體質還是建議去參加一次禪七.想收獲必定要付出代價,用最少的代價一次解決 20-30 年的健康問題後,能將身體前進到比較正常的狀態.那麼再來練太極拳或去找郭玉誠博士的話就如虎添翼.否則依你的狀況練太極拳或是找郭玉誠博士都會是事倍功半.

我也曾和內人渡過一段我身體極度不健康的日子,這一路來我是過來人了,所以請相信我的健議.再強調一次,天下沒有不用付出代價就能收獲的便宜事.參加大毘盧遮那禪林的課程依你目前的狀況絶對是價格效能比最高的選擇,希望你聽的進去.別再躲在家裏練功.這樣若有效你早就不會遇到現今的問題了.再拖下去連馬步都站不了的話就太可惜了.

p.s.我不敢說自己的姿勢很端正了.而我的部落格以文字心得為主.圖片是幾乎沒有.我怕再加圖片會把自己搞的太累,失去我的"平衡點".

dana45623 提到...

歐師的按?! 試問何許人也?

我也被鍾老師按過,我在地上往後滾一圈,
而他說只要加快球體的運行,可以讓我滾好幾圈。

總之,"縱橫太極"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鍾老師真的用心良苦(泣....)

PrinceLin 提到...

歐師是我太極拳授業恩師.乃王子和太師父的弟子.他的按是讓我往後平飛三尺有餘.這也是我們這門的練法.

鍾老師練太極拳的進程我已在縱橫太極拜讀過.對個人的太極拳觀念很有幫助.可惜已經是絶版書.再也買不到了.

很高興認識你.歡迎你常來.

無疾聲 提到...

to Princelin:
鍾老師說他在暑假會出"縱橫太極二",

另外"縱橫太極" 有機會你一定要去圖書館找,你我都對真太極有興趣,我才會希望你熟讀,畢竟這種書是要練出來才寫的出來的,同時非常的白化,非常難得可貴!

鍾老師的功夫...我也不想說一些細節來證實他到底有多強...開個玩笑話,假如我有七龍珠的戰鬥力探測器的話,大概會直接破表。

PrinceLin 提到...

嗯!謝謝寶貴的意見.

無疾聲 提到...

另外,所謂的棚勁、靠勁...並不是刻意練出來的,這都是靠拳架、站樁練出來的格體,也就是完整的格體自然的勁道。鍾老師說他並沒有所謂「發勁」的感覺,只是運轉球體,輕輕鬆鬆,何來發勁。

另外鍾老師的哥哥(1百多公斤)跟我說 鍾師的肩膀看似輕輕碰上胸部,但他已經跌出很遠(大約兩成的勁道)。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和鍾師的平易近人都讓我格外敬重鍾師。

這是鍾師出書前寫的文章http://my.so-net.net.tw/eva_pig/taiji-acope/taiji/23u.htm
你參考一下

無疾聲 提到...

另外,所謂的棚勁、靠勁...並不是刻意練出來的,這都是靠拳架、站樁練出來的格體,也就是完整的格體自然的勁道。鍾老師說他並沒有所謂「發勁」的感覺,只是運轉球體,輕輕鬆鬆,何來發勁。

另外鍾老師的哥哥(1百多公斤)跟我說 鍾師的肩膀看似輕輕碰上胸部,但他已經跌出很遠(大約兩成的勁道)。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和鍾師的平易近人都讓我格外敬重鍾師。

這是鍾師出書前寫的文章http://my.so-net.net.tw/eva_pig/taiji-acope/taiji/23u.htm
你參考一下

PrinceLin 提到...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