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摟膝拗步

最近在練拳練到摟膝拗步時覺得愈練愈不同於以往.而它又十分的重要.茲將心得描述如下.

1.手揮琵琶,回身履合.
這個動作在作的時候以往肩膀都轉太多.因為肩膀要和胯對齊.所以若要轉到 90 度.後腿的胯必需再開一點點才有可能做到.但看起來目前我是轉不到 90 度.

2.盪手上步,過中轉正.
轉正後兩腳掌仍需緊貼地面.往日我是搞錯了.蹲的很低而後腳根根本沒完全貼地.這時我的感受是後腳踝為了要做到整個腳板貼地所以有點緊.

3.外轉履合.
往日做這個動作肩膀仍然是轉的過多,因為肩和胯必需對齊.而要上步那一瞬間身體必需是正的,因此感覺像全身的力量瞬間集中到外開的前腳上.而此時要做後腳上步真是十足的困難,只能很吃力的把後腳勉強抬起後瞬間很快的放下,仍然還不能做到控制它的地步.

每次做到這個動作時便想到老師說的那句話,"會摟膝拗步就會 50% 的太極拳了."五年多前初練拳總覺得自己練兩下已經會打摟膝拗步掌了,而現今愈練才愈發現原來自己到現在還不會.同門若有看到我的錯誤也請多多指正.

4 則留言:

Randall 提到...

感謝分享.

自己學得不久, 不過, 學得越多感覺自己懂得更少, 太極拳真的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學問.

最近一個月慢慢把功操調到一個鐘, 再加上新增每天練習套拳半個鐘, 練習時間是原來的三倍, 不過還是覺得不夠. 要不是怕自己"催"太快, 會太快陣亡, 不然還真的想再多加時間的.

這兩天一直在苦惱一宮多大的問題, 太極拳縮影上説的是 "身軀上兩胯關間的距離長度", 這兩天還上網找些X光片看, 大腿骨聯結骨盆, 像個曲柄連桿一樣, 像我曲柄上端間距約是22cm, 中間是24cm, 較寬處是27cm ..... 真的不曉得該放那裡 ? 這事你的心得如何 ?

PrinceLin 提到...

我沒量到那麼細.現大概都靠胯寬在抓比例.我都是找地上一條直線.然後去對線後抓那大概的寬度.

匿名 提到...

道友~~~~~~你還在正形體,你可以用簡單一點的表示,斜飛是長弓步鞋緣跟鞋緣只要三跟指頭寬,摟膝拗步則是一個拳頭寬,而且也不需要太精準,你如果學拳有一段時間就該進入正氣勢。

PrinceLin 提到...

謝謝!盡力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