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邁入練太極拳第十五個年頭.而也已達知天命的年紀了.明明才剛達不惑之年怎一下跳這麼快.
去年初身體一直處在一種難以進步和停擺的狀態.基本功和拳都勉強還有維持,只是一直練不出新意.
而身體也好像處在一個盤整期一樣,練拳總是無法練久.練兩下就累的不得了.年底因為公司補助加入了西洋劍社,練習西洋劍基本動作的過程中教練不斷的更正我姿勢過度用力的部份.突然對自己的拳又有不同的看法.
接著突然領悟到原來自己過去練拳太用力了.想起老師曾在兩三年前要我專注的練倒攆猴,於是把倒攆猴後退伸展那個姿勢拿來當基本功操練.
練著練著突然發現原來鬆下來後做摟膝拗步前按的動作有一種全身連結的綿長感.打撇身捶時也有類似的感覺傳到拳頭上.
持續練了一陣子後突然間竟然可以練一整天拳.幾乎週末在家都不坐下來也不太覺得累.想是放鬆練習有達到效果了.
這陣子也順手把太極劍的書拿出來讀.不知怎搞的突然也就讀的懂裏面的基本功也就先練起來.練著練著才發現也可以把劍合成身體的一部份.
只是基本功操不進反退.馬步站個一分多鐘就又酸又抖的..但蹲完也很快恢復正常沒有肌肉酸痛的問題.而以往不耐久站的問題竟然好像消失了.
希望這些都是重大突破的現像.期待更進一步的材質變化.
而今年五十歲對知天命這件事有新的體悟.凡事盡力但很難有變化的事就不該堅持,凡事做起來有順水推舟的感覺就要持之以恆的做下去..
2 則留言:
全身要放鬆有個難關在於自腰部以下的肌纖維不夠強壯。
假設一般下半身要能支撐上半身的重量,需要用到100條肌纖維才得以支撐,支撐的當下,這100條的肌纖維是緊繃的狀態。 倘若下半身要放鬆,意思應該是只需要用到 1條肌纖維就得以支撐上半身,其它的 99條肌纖維就能呈現放鬆的狀態(摸起來鬆軟)
若此,能想像這 1條肌纖維要練到多強壯嗎?
再者,每個不同的身體姿勢,會使用到不同部位的肌纖維,所以要能練到每 1條肌纖維要能獨立支撐上半身重量,如此,任何一個身體姿勢,就都能呈現“鬆”的狀態。
也唯有不斷的“放鬆”,才能拆解本來一整塊的大肌肉(100條肌纖維團結的綁一起),逐漸訓練到每一個單一肌纖維。當所有單一肌纖維的力量增強100倍時,「可獨立運作,也可以團結運作」,這時就有趣了。
個人心得,僅供參考。
不好意思,很少在管理這個部落格的留言現在才看到..
原來您也練了太極拳.加油,繼續堅持下去.
我的理解是放鬆是要讓更深處的筋可以被鍛鍊到..那種力量不像是一般的肌肉力量..從那裏來的我也沒法清楚講出來..但那力量不太像是一般的肌肉力量.
張貼留言